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生态系统,主要利用土壤、人工介质、植物、微生物的物理、化学、生物三重协同作用,对污水、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。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、滞留、过滤、氧化还原、沉淀、微生物分解、转化、植物遮蔽、残留物积累、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,是村镇污水治理的常规技术手段之一。
人工湿地通常可以分为潜流型人工湿地处理系统、垂直水流型人工湿地处理系统。今天量环保将为大家重点科普下湿地的填料的选择与布置。
人工湿地填料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的填料有着明显的区别。湿地填料通常分为天然类和人造两类。碎石、砾石、粗砂、火山岩、沸石属于天然类;矿渣、炉渣、陶粒等是人工制造的。
在多年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建设、运营中力鼎环保环保发现:孔径率、比表面积较大、机械强度高、生物和化学性稳定的填料,能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。
人工湿地填料的材质可选用单一材质或者多种材质组合,填料的大小需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。在湿地填料层上,一般可布置10-20cm厚的土壤或沙砾,为植物生长创造有利条件。
生活污水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初步净化后,往往会进入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进一步处理。因此湿地的进水区、主体区和出水区,需要根据项目需求和湿地类型布置不同厚度的填料。一般进水区填料厚度0.9-1.3m,出水区厚度控制在0.8-1m为宜。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按水流方向,填料依次为主要填料层、过渡层和排水层。
农村污水处理项目中人工湿地常会遭遇过水不畅、堵塞等现象。这主要与湿地填料的设计参数有关。填料直径、填料深度和空隙率的设计参数与的湿地的进水区、主体区、出水区的堵塞有着密切的联系。
在人口密度较低、污染排放较少的农村地区,“人工湿地”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很多优点,可充分利用农户住房周边的地形特点,因地制宜、实施简单;投资少,维护方便,且占地面积小,配合种植水生植物,还可达到美化景观的效果。